adto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农业银行齐巍巍:依托产融结合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作者:肖鸥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1-10-28 04:48   阅读量:5145   

当前,在全球各大经济体共同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及时学习发达国家的有效治理经验,从产融结合最关键的领域入手,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技术、资本等“卡脖子”问题,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

农业银行齐巍巍:依托产融结合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内生动力和外部援助与经验。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大多是依靠‘外生’和‘内生’的产融结合模式来实现低碳发展。”谈及产融结合的国际经验,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齐伟伟表示。

产融结合的国际经验。

关于标准,齐伟伟认为,大多数发达国家推动绿色发展的第一步是确保工业和金融绿色实施标准的统一。大多数技术标准都是以自下而上的驱动模式制定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率先参与标准形成过程,各方达成共识后形成统一的技术实施标准。欧美大多数大型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对环境和气候风险进行压力测试和情景支持。据介绍,欧洲整体绿色发展转型居世界首位,既得益于区域发展战略,也得益于资金支持。例如,在欧洲投资银行的发展战略中,有四个优先投资方向:气候与环境、创新与技能、中小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只有气候项目占贷款总额的25%以上。。此外,EIB还与许多非欧洲机构签署备忘录,逐步提升欧洲以外绿色金融的规模效应。

“通过产融结合推动绿色发展,最理想的模式是围绕绿色产业构建生态圈,利用科技手段将政府、金融、产业、社区等相关链条实体联系起来,共享增值。”齐伟伟表示,在项目融资过程中,部分金融控股公司通过打造绿色信用共创平台链接企业,采用“知识产权债权”信用变现方案,快速定制金融方案,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实现多方共赢。

中国推进“双碳”目标的路径和方法。

事实上,根据国情和可以借鉴的经验,全嵌入式集成模式在我国很难大规模实施。商业银行要熟悉、深化、支持产业,以大集团为辅,嵌入产融融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可遵循的路径是标准统一、——合作创新、——科技赋能、——国际融合。

“要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必须尽快完善和统一技术标准,考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驱动’模式。”齐伟伟表示,“自上而下”的驱动,是指政府部门完成技术标准的顶层设计,推动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实施。优势在于高效执行,但制定部门难免会从各自的职责中选择不同的角度和标准,这无疑会增加银行和企业的执行难度和综合成本。尽管如此,与前几年相比,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如绿色债务发行标准差异大、定期评估成本高、发行收益缺乏动力等。此外,中国的资本需求巨大,足以弥补这一微小差异。

据悉,我国目前已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部分标准已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先行测试。部分银行已启动碳相关环境压力测试,产融结合初见成效。她认为,两种模式都符合中国国情,只要港口和执行标准能够统一形成,“双向驱动”是可行的

未来要实现产融深度融合,商业银行需要依靠集团的共同努力,创新更多的权益类、债券类产品,如投贷联动、绿色信托、绿色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产业链金融、碳期货等以碳中和为重点的衍生品。此外,还要推进“金融智能理财”的深度创新。

“要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外部技术赋能不可或缺。”齐伟伟进一步指出,可以依托区块链、互联网、大数据,推动绿色发展信息平台建设。平台建设应由商业银行牵头,依托内部软件开发和金融专业团队自主搭建绿色产业信息平台;还可以与项目端具有独立R&D优势的平台建设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合作,基于三方真实数据搭建绿色发展共享平台。

通过金融产品库、平台数据共享、绿色项目认定、业务统计等设计环节,优先支持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和绿色产业发展政策的项目。同时,在共享平台中设计了产融融合互动版块,引导企业深化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互动空间格局。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为此,齐伟伟建议,一方面,顶层政策设计应增强长效激励,如调整完善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绩效评价体系,拓展考核结果应用场景,引导银行加大绿色资产配置。

另一方面,要提高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促进绿色发展监管领域的国际交流,逐步实现国际融合,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标准、产品和市场以及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国际化发展的认可和参与,逐步形成规模竞争优势。据中国金融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9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已发布公告,拟从9月30日起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缴费实行减免优惠。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adl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