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机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让人类与自然更好地共生成为可能

作者:顾晓芸    来源:C114通信网   发布时间:2021-11-19 19:01   阅读量:16690   

C114讯 10月19日下午消息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让人类与自然更好地共生成为可能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支持下,华为于10月18日在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举办了以科技守护大熊猫栖息地为主题的论坛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让人类与自然更好地共生成为可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大熊猫国家公园咨询专家冉江洪等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权威专家出席了论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侯蓉以视频形式发表了致辞,期间参会嘉宾们就科技如何使能野生动物保护和繁育工作进行了对话与交流。

华为全球政府业务部总裁岳坤致欢迎辞,他指出:人类活动不应是大自然的对手,而是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部分数字技术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应对气候变化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川是中国特有物种最多的省份,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珍贵物种基因库之一今年,四川林草局联合华为以及多家合作伙伴,依托华为云平台,创新研发了一套可实时监测,汇总,核查森林草原火情的监测即报系统,覆盖四川全省,包括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在内的森林生态系统该系统大大提高了四川省森林火情预警和监测的准确性,为森林防灭火,保护大熊猫野生动物栖息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四川省14万一线护林员,林草系统管理者,野保科研人员提供了帮助

岳坤表示:华为将持续与业界合作,将5G,云,AI等数字技术运用到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今年,华为联合四川林草局及多家合作伙伴共同研发森林防护系统上线5个月以来,一方面通过科技手段助力一线护林人员,科研人员具备lsquo,千里眼,顺风耳rsquo,,减少其在恶劣环境下的作业次数,成为全天候lsquo,钢铁护林员rsquo,,提升护林水平,另一方面优化森林火情上报机制,由原来的发现异常逐级上报变为发现异常自动跨层级一次性上报,节约大量处置时间,提升护林效率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举行,发布昆明宣言,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了目标,明确了路径,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COP15大会期间中国宣布,正式设立包括大熊猫,三江源,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中国科学院院士,刚刚作为科学家代表在云南昆明参与COP15的保护生物学家魏辅文分享到: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与国际并驾齐驱,某些领域呈现引领态势基于生态文明体制,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中国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等组学技术,以及利用天地化一体化建设技术等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在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投入,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公众在监测,管理等多个环节的积极参与,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起到推动作用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总规划师王鸿加表示: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启动以来,四川省整合投入资金近4亿元,通过大熊猫的lsquo,伞护效应rsquo,,协同保护其他8000多种伴生动植物希望持续与各方合作,结合科技的创新发展,大熊猫可以像人类走亲戚一样在国家公园内走家串户,自由交流,繁衍生息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侯蓉表示:过去21年,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从135只增长到了现在的673只,这归功于包括营养,饲养,繁殖,种群遗传管理等领域综合技术的助力AI,云技术等新的技术发展为包括大熊猫在内的野生动物保护保提供了新的契机,将继续助力野生动物及大熊猫的保护

大自然保护协会西南中心主任倪玖斌谈到:伴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生态保护建设也走在了世界前沿,大熊猫国家公园使得我们突破了lsquo,人退猫进rsquo,或lsquo,人进猫退rsquo,的两难阶段,伴随着保护手段与力度的进一步加强以及新技术的加持,来自社区的生态护林员将对链接保护区和周边社区起到更为深入的作用,野生动物栖息地将真正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9月27日,联合国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非政府组织论坛《生物多样性公约》在昆明开幕。为展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模式和案例,展示非国家实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努力和决心,由公约秘书处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届会议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办公室指导的“生物多样性100例”全球征集活动在论坛上发布了入选名单,而华泰证券的生态保护公益项目“宜信华泰一长江”入选“全球特别推荐案例”,也是其中唯一的金融企业案例,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合作。

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员Ahimsa Campos—Arceiz分享了该中心对于野生动物迁徙的研究,他说:最近云南野象从西双版纳到昆明迁徙的例子让公众看到了野生动物的行为正在发生改变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并让它们与人类和平共处,我们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去了解这些变化背后的因素其中,数字监测技术就是用以赋能未来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规划和保护的重要手段

大熊猫国家公园咨询专家,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馆长冉江洪表示:近期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包括通讯技术在内的高科技技术促进了大熊猫的调查与保护工作,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大熊猫的种群及变化情况。。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adl03